现在的讲师,基本逃不开「非升即走」。
可原本被认为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,就能“干到退休”的副教授,也不能安逸躺平了。
有些副教授,只是高级考核制讲师
在中国旧的高校职称体系中,教师普遍的晋升路径是: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。
博士入职即为讲师,一般2年讲师后才有资格去评副教授,而申请教授职称的条件,则需担任副教授至少满5年。
上月,山东省卫健委发布的高级职称评价标准文件中甚至提出:晋升副高,无论本科还是博士学历,都需受聘担任主治(管)医师职务满 5 年。这就意味着博士也要五年才能升副高。
图源:山东省卫健委
可由于近年来优秀博士人才激增,学术市场便进入了一种博弈态势,职称体系也频频更新:
博士们为了挤进理想高校不得不“非升即走”,通过6年聘期考核,才可从临时工般的讲师“飞升”成能长聘的副教授,甚至还不一定能长聘;而高校为了优中选优,开出的待遇也层层加码,近来不少高校在招聘时常常宣传该岗位可“直聘副高”。
博士生毕业即获得副教授职称,在“35岁门槛”异常明确的高校圈,可以说是赢在了起跑线。
但此副教授,非彼副教授。
加上了一些“特聘”、“准聘”、“教学”、“研究”等前缀的副教授们,待遇相对高些,但基本也只是一个高级讲师,同样需要通过考核才能真正握住这个铁饭碗。
比如某南方“双一流”高校招聘公告中的“研究副教授”岗,虽挂着副教授的title,但依然是聘期考核制,并非长聘。另根据该岗位的职责介绍,其实质甚至和博士后相差无几。
图源:某南方“双一流”人事处官网
某中部985的青椒在社交平台分享,入职便被聘为“特聘副教授”,但自嘲“四舍五入还是个临时工”,因为考核要求是5年内完成下图中的5项指标,如果完不成,那就直接失业。
职称降级,能上更能下
中国地质大学的刘庆生教授,曾在博客中提出过一类“光荣躺平”现象,即部分学者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带上各种学术荣誉帽子后,认为“船到码头车到站”,该到享受奋斗成果的时候了,从而选择“躺平”。
纵观各大社交媒体平台,也可以发现不少正在鏖战打拼副教授职称的讲师们,都打算评上之后就“原地躺平”,毕竟在“飞升”前的这几年里,他们已经把该掉的头发都掉得差不多了。
但现在此类“光荣躺平”的难度也在逐步加大,职称降级,连头部教授都无法幸免。
国内东部某知名高校早已做出规定:已通过考核的长聘教师仍需继续实施考聘管理,对不合格者实施“职称退步”举措,即正高退为副高,副高退为讲师。
2022年初,中国药科大学也出台了新的岗位聘用与考核管理办法,规定“连续2个聘期考核为C等者,在岗位聘用时降低一级”,不过在降低岗位等级后下一个聘期考核为A等者,也可恢复聘用在原岗位等级。
还有青椒曝料,某所高校为了冲进“双一流”,推出职称评审新规:不管任职多久,只认近四年的成果,每四年重新评聘一次,不合格就降级。
有的学校甚至明确提出:即使有编制,也要非升即走......
高校们试图以“职称退步”、“带编考核”来解决部分老师一旦职称晋升后便缺乏科研动力的困境,克服“一评定终身”,以刺激教师持续发展。
有一说一,这招的确有效。
因为降的可不只是职称,还有每个月实实在在工资卡上到账的数字。
“一个职级300块,一个职称3000元,降级就是降低工资”,还会影响申报课题项目,有些课题必须由教授申请,连副教授都没有资格。
部分横向项目,副教授也可申请,有青椒称额外年收入可多达5-10万元。但如果只是讲师职称,基本无缘横向科研项目了。
即使躺平,也实属无奈
以上一系列操作下来,其实高校教师根本不可能彻底躺平。
面临如今高压严苛的考评环境,那些看起来正在躺下的副教授,可能也只是迫不得已。
发不了SCI、申不到课题、评不上职称 ≠ 躺平。
那么副教授当上教授到底有多难?
有人感叹,评副高已经步履维艰,申正高简直就是神仙打架了。某青椒称他们学院拿了优青才能申请长聘副教授,但今年该学院上了十个“四青”,而副教授名额却只有五个。
正高职称同样有名额限制,筛选指标